然而,很多人對這類勵志書籍的閱讀體驗卻是,讀的時候心潮澎湃、熱血沸騰,但激動了幾天之后卻發(fā)現(xiàn),生活還在繼續(xù),自己的人生道路并沒有多大改變。
有人分析過成功學的基本講義和慣用詞,發(fā)現(xiàn)它們幾乎就是人類世界已知的公理。比如世界第一成功導師、世界第一潛能開發(fā)大師安東尼·羅賓的“必定成功公式”:第一,明確目標,決定你所要追求的是什么;第二,詳細計劃;第三,立刻行動;第四,如果行動方向有偏則進行修改,以能達到目標為準;第五,堅持到底。這個公式當然是無懈可擊的,按照這些無比正確的道理行事,理論上也必定成功;如果不成功,只能說明你的行為有偏差。
不能否認,從這些廉價、方便、唾手可得,但又貌似永遠正確的道理中,我們似乎獲得了營養(yǎng)甚至是前進的動力;但如果一味地沉迷于所謂的“成功之道”,放棄了對生活的體驗和思考,則有可能在追求“成功”的路上,與自己最初的夢想漸行漸遠。
在跌倒中發(fā)現(xiàn)不一樣的世界
如果對市面上的“成功學”做一個總覽,我們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貫穿其中的一條主要原則就是積極的態(tài)度。而這,一般是人們需要從中借鑒、吸納的首要內(nèi)容
創(chuàng)辦了“激發(fā)潛能計劃”的美國心理醫(yī)生肯尼斯·克利斯汀在研究“低成就”人群時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小時候頗具天賦的人,長大后卻變得庸碌無為,因為這些人身上有一個普遍的共性,就是習慣于“自我挫敗”。他們只參與低于自己真正能力的工作,因為這樣不必全力以赴;他們無法力爭自己內(nèi)心真正向往的東西,因為不想失望或失敗;他們凡事力求簡便,只做最低程度的努力……
無論是在職場上,還是在日常生活中,能避免犯錯誤的方式只有一個,那就是什么也不做。但最基本的常識又告訴我們,成功不會從天而降,普通人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中的概率幾乎為零。而以何種態(tài)度面對困難和失誤,正是成功者之所以勝出的重要原因。
有研究顯示,決定一個人成為成功者的最關(guān)鍵要素中,80%屬于個人自我價值取向的態(tài)度類要素,如積極、努力、信心、決心、意志力等;13%屬于后天自我修煉的技巧類因素,如各種知識和能力;另外7%則屬于運氣、機遇等因素。對每一個希望有所作為的人來說,積極的態(tài)度無疑會成為日后走向成功的關(guān)鍵。
正如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所說,“勇往直前吧,跌倒吧,你會從地上看到一個不同的世界!
除了態(tài)度和信心之外,我們從成功類書籍中還可以學習到職場中的實用技能,而這恰恰就是上面所說的“自我修煉的技巧”。
從市面上隨處可見的職場勵志類書籍中,我們幾乎可以學習到與辦公室有關(guān)的全部技巧:簡歷怎樣寫更能脫穎而出,第一天上班穿成什么樣不會冒犯同事,商務(wù)宴請中怎樣點菜更得體,如何建立和維護人情賬戶,怎樣有效管理時間,怎樣才是正確地接電話,如何合理爭取自己的利益,被同事孤立怎么辦,有了過失如何承認、怎樣彌補,該怎么處理垃圾情緒……
對每一個身處職場中的人來說,所有這些問題都很常見,答案也并不復(fù)雜。萬一遇到了,只要有人指點一下該怎么辦,相信大多數(shù)人都能順利過關(guān)。這時候,職場類書籍就扮演了指路者的角色。所以,如果你愿意的話,可以選擇幾本這樣的書籍擺在家里,權(quán)當它們是《十萬個為什么》,在遇到具體的職場困惑時查閱借鑒一下,照方抓藥。
速成的“成功”真的有效嗎
按照“成功學”的定義,這是一門運用世界頂級人士證明有效的成功方法幫助個人、企業(yè)或者團隊,減少自我摸索的時間,快速達成目標并獲得全方位成功的學科。這其中,最具賣點的無疑是“速成”二字。
類似“35歲以前實現(xiàn)財務(wù)自由”、“如何在36歲之前成功”這樣的標題之所以引人注目,或許正是基于以下的邏輯:“成功,似乎是一種標志,象征我們努力的成果,表示我們這一輩子沒有白活。成功,又像是度量衡,評定我們在社會中的等級!倍c之類似的不少成功學書籍似乎也在教導我們,成功要趁早,“開發(fā)個人潛能”、“三個月賺到一百萬”、“實現(xiàn)人生價值”。
可是,在短時間之內(nèi),只要按照某種特定的方法付出有限的努力,就能達到一個頗具誘惑力的人生高度,你覺得可能嗎?
我曾經(jīng)被人拉去參加一個培訓,現(xiàn)在想來,那幾乎是成功學教程的現(xiàn)場演示。
第一印象就是群情激奮。不大的會場里,擴音設(shè)備本就顯得多余,而“導師”還在不斷要求每一個發(fā)言者拿著話筒聲嘶力竭:“大!家!好!我!叫!×!×!×!”
自我介紹之后要說的,是來此上課的目的——個性中的哪些東西阻礙了自己的發(fā)展,想突破什么樣的人生瓶頸,達到什么樣的目標等等。一個20多歲的女孩說出了困擾自己的一個問題:害怕沖突,尤其是在職場上,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。緊接著她表了個態(tài):“希望能有所改變吧!
“導師”喝止:“‘希望改變’就是不改變!為什么拒絕改變?!你現(xiàn)在不改變,一輩子就改變不了了!你到底希望不希望改變?”直到被問得啞口無言,女孩只好說:“我想改變!
在簡單講解了幾條理論之后,培訓很快進入實踐環(huán)節(jié)。女孩得到的任務(wù)是,在手機通訊錄里挑一個自己最不喜歡的人,給他打電話,把自己的想法直接表達出來。女孩猶豫再三,而“導師”則煽動在場的同學一起鼓掌,“鼓勵”她突破自我。
看到了吧,這就是前面提到過的那個“必定成功公式”的簡約版本:明確目標、立刻行動、堅持到底。當然,還要配合上讓人熱血沸騰的現(xiàn)場氣氛?墒,如果冷靜下來想想,這樣的一個電話真能改變一個人20多年來日積月累所形成的個性嗎?這樣的舉動看似是人生突破,實際上又能有多大意義?這樣速成的“成功”,真的有效嗎?
職場厚黑不可取
還有一種與職場有關(guān)的成功學書籍,被打上了“厚黑學”的標簽。這門起源于李宗吾先生的“學問”,如今似乎在職場上有了大有作為的廣闊天地。
你埋頭苦干卻遲遲見不到收獲,你經(jīng)常莫名其妙遭人中傷,你總是眼睜睜地看著機會被人搶走……于是有人宣稱,之所以遇到這樣的職場問題,“只能說明你的厚黑本領(lǐng)還不夠,還得好好修煉”。在市面上流傳的厚黑學職場書籍中,大多都會列出一系列并不積極的職場法則,比如“敷衍推諉,明哲保身”、“正話反說,假話真說”、“找好靠山,不得罪人”等等。
如果你按圖索驥,或許確實能解決剛才提到的那些問題,讓自己的付出獲得更高的性價比;但在得到的同時,相信你也一定會失去一些東西,比如積極的生活狀態(tài)、誠懇的人際溝通、進取的工作態(tài)度以及真實的個性表達。
身在職場,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,遇到困難甚至是不公平,這些都很常見。要知道,不是你做的每一件事都一定會有所回報——如果你抱著這樣的態(tài)度工作,難免會失望,進而陷入一種哀怨的情緒中,害人害己。但如果你對待每一項工作都足夠認真、足夠努力,堅持一段時間之后,相信明眼人一定會看得到。至于金錢、名利、職位和發(fā)展機會,當你不那么在意這些東西的時候,它們反而會自己找上門來。
真正的成功無法復(fù)制
諸多成功類書籍大都存在一個隱含的前提條件:成功是可以復(fù)制的。
如果我們把成功定義為“個人資產(chǎn)達到500萬”或者“40歲之前做到大區(qū)經(jīng)理”的話,實現(xiàn)這樣的愿望的確會有一條相對固定的路徑。當然,不可能人人都能夢想成真,但在千軍萬馬當中,必定會有幾個勇士殺出重圍。
看到過一句話:一個社會結(jié)構(gòu)中,成功人士不過1%,而且他們離不開長期實干和機遇。若成功一學就會,且成王敗寇,成功人士光榮,非成功人士可恥,那么,社會中99%的大多數(shù)人還怎么活下去?
《史蒂夫·喬布斯傳》被譽為喬布斯本人留給世界的最大禮物。于是有人鉆到書里,試圖從中尋找通向成功的路徑,網(wǎng)絡(luò)上也曾經(jīng)掀起一股“打造中國喬布斯”的大討論,但是一無所獲——我們已知故事的結(jié)局,再回過頭去從過程中尋找蛛絲馬跡,即便是找到了一些諸如“創(chuàng)新意識”、“追求完美”之類的東西,那也僅僅是成功的必要條件,而非充分條件。
世界上沒有第二個喬布斯,真正的成功是無法復(fù)制的。因為我們要的是每個人的成功,而非一種成功。
成功不是從終點到起點的反推。我們需要成功學,但不要功利主義的成功學,更不要打著成功學旗號的商業(yè)營銷。其實,只要換一個角度來理解,成功就不再是一件只有極少數(shù)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了——它并非意味著某一個具體的數(shù)值或職位,更不是跟其他人生活境遇的比較,而是一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(xiàn)。追求成功,要輕裝上陣,首先要甩掉的就是成功學的大包袱。
找到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,并且盡全力把它完成好,這便是成功。
廣水人才網(wǎng)整理編輯 廣水求職網(wǎng) 廣水招聘網(wǎng) m.dionly.net.cn